2012年7月21日

健康關注:勸君莫做「微博控」

「你今天『織圍脖』了嗎?」隨著微博的日益火爆,越來越多的人見面就聊起微博。一大批著迷者沒日沒夜地上微博,一上就是幾個小時甚至是十幾個小時, 有的甚至耽誤工作、影響睡眠。寧寧是微博忠實粉絲,她每天「織圍脖」上百條,只要發現有針對自己的評論、信息或轉發,就立即回應。迷戀微博耽誤了好多正事 兒,領導幾次給她「白眼」。

寧寧也知道這樣不好,曾想控制自己每天只發10條微博,但根本辦不到。不上微博她就心癢難耐、惦記不已。有幾次外出,手機上網出了問題,沒法上微 博,她坐立不寧、煩躁不安,直到能上微博了,才安下心來。寧寧每天樂此不疲地「織圍脖」,人們都說她是一個不折不扣的「微博控」。

什麼是「微博控」

「微博控」是指對微博極度喜愛的人。「控」來自英文「complex」,即情結、極度喜歡的意思。那麼,怎樣才算是「微博控」呢?人們列出了如下種種症狀:

1、一天不上微博就會覺得心裡空落落的;

2、開電腦第一件事就是上微博;

3、每天發10條以上的微博;

4、花錢購買「粉絲」;

5、毫無理由地不停刷新微博界面;

6、每天玩微博的時間超過6小時。

如果答案全部為「是」,那麼請小心,你已經被微博控制,成為「微博控」了。

不少網友驚嘆:有網絡成癮、網遊成癮的,沒想到微博這東西也讓人如此上癮。這似乎與微博的特點有關:與網絡、網遊相比,微博有個明顯的獨特之處,就是其強大的互動性。

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李桓說,根據《網絡成癮臨床診斷標準》,如果一個人平均每天為了非工作學習目的連續上網超過6小時,且對網絡的使用有強烈的渴求 或衝動感;減少或停止上網會出現周身不適、煩躁、易怒、注意力不集中、睡眠障礙等反應,符合以上標準超過3個月,就是「網絡成癮」。

有趣的是,以前一些網絡成癮者大多是青少年,而在「微博控」的群體中,唱主角的卻是成年人,這也許說明了成年人的現實中的人際關係狀況。在微博的種 種互動中,不僅分享了信息,還表現了自我、分享了情感。而這些,在現實的人際關係中可能較難實現。對微博過度依賴的人,現實中的人際關係可能疏離、冷漠, 在微博上卻可以尋找到信任、分享和成就感。專家認為,微博不僅滿足了這部分人群交流的需求,也補償了他們情感的缺失。

遠離信息強迫症

公正地說,微博確實很實用。無論是日常趣事還是社會百態乃至國家大事,人人都可參與,分享信息與情感,這些是微博的好處。其實不必把微博趕出生活,但要防止沉迷其中,影響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。

很多「微博控」總覺得手機在響,因此時時去查看,不斷地刷新微博;忘帶手機就坐立不安,總感覺有大事被錯過了;不時地蒐集、轉發信息,一旦沒有這些,就會焦慮不安、心情煩躁,總擔心因為漏掉重要的信息而給工作和生活帶來負面影響,以上這些就是典型的信息強迫症的表現。

有的人覺得控制自己不上微博是件難事,因為人們對於喜歡的事往往難以克制。這個時候,學會自我調節、自我控制非常重要。控制自己的關鍵,是不縱容自 己。如果上微博是為了休閒娛樂,應適可而止;如果是工作需要,工作完成後儘量不上;一旦因玩微博而失眠或影響工作和生活,就要堅決與微博保持距離。另外, 在利用微博瞭解信息、擴大交際圈的同時,記得把上微博的時間勻出來一部分給家人、朋友,多與他們分享自己的見聞與感受。

如果感覺自己蒐集信息有了強迫傾向,就要學會轉移注意力,多參加一些其他方面的活動,緩解這種強迫傾向。比如去爬山、看電影、打球或者與好友聊天 等,都可轉移注意力,使自己暫時跳出信息的海洋。在現實中擁有密切、和睦的人際關係,自然會減少在微博中尋求關注、交流與支持的行為。當然,不可能徹底與 信息絕緣,每個人都需要掌握一些信息,但只要不是過度沉迷其中、只要是在適當的範圍之內,就不會有什麼大問題。

如果總是忍不住去蒐集信息,看微博、發微博,難以控制,長期如此,嚴重者可能因焦慮症、信息強迫症轉而導致精神分裂,這就需要向心理醫生或專業醫院求助了

(文/人民網)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