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0月31日

煩死人了 如何避免蘋果設備同時響鈴?

今年6月的蘋果開發者大會結束後有人吐槽:「把身邊的蘋果設備跟iPhone綁定,來電時,你的手機會響,你的Mac會響,你的iPad會響,你老婆的iPad、你媽的iPad、你爸的iPad都會跟著一起響……」

雖然以上吐槽有點誇張,但如今的確有不少人在升級了OS X Yosemite和iOS 8後,被接連不斷的來電鈴聲和消息聲整得累覺不愛了。

這裡說的是蘋果的Handoff功能,系統升級後,蘋果的多部設備可以更好的「連續互通」。有電話打進來,iPhone、iPad和Mac都能收 到,用戶可以任意選擇一款設備接電話。同樣,iMessage也是如此,幾款設備都能收到信息,哪個設備在手邊,就用哪個設備回覆。聽起來是個不錯的功 能,特別是用著Mac,手機又不在身邊時。

但是,一個電話打來,三款設備會同時或相繼響起也確實惱人。有時甚至還會發生你已經用一款設備接電話了,另兩款設備可能還會繼續響幾秒的情況。一通電話而已,就變成了「交響樂演奏」,在家還好,要是在辦公室會遭致一堆白眼吧。於是,問題來了:可以關掉嗎?可以!

Wired的一篇文章介紹了可以避免電話、短信多次「騷擾」的方法,而且用戶還能根據自身需求,關閉「騷擾」的同時,保留想要的功能。

阻止其他設備的來電

在iPhone的設置——FaceTime頁面,關閉「移動電話」選項,這樣就能保證手機來電不會出現在其他設備上。不過,這樣一關,其他設備同時也就無法收到來電提醒,通話也無法在不同設備之間切換。好就好在這個操作比較簡單。你可以在忙時關閉連接、閒時再把連接打開。

關閉iPad的iMessages

打開iPad設置中的「信息」,關閉iMessages選項,就不會再收到iMessages了。如果你仍然想收到信息,只是討厭聽到「ping」 的一聲,那就在設置——通知——信息中把「通知聲音」設為「無」。如果你既不想聽到聲音,也不願意看到新消息彈出,那就把「允許通知」也關閉。

關閉Mac的iMessages

如果不想在Mac上收到iMessages。打開信息,選擇偏好設置——賬戶,將Apple ID下面那行「啟用這個賬戶」前面的小框裡的勾去掉,這樣你的Mac就無法收發iMessages了。當然你也可以只去掉聲音和通知,繼續保留接受信息。 打開系統偏好設置——通知——信息,把「信息提示樣式」選擇為「無」,通知功能也就隨之關閉。如果要保留通知,只關掉聲音,那就其他不管,只取消「播放通 知的聲音」。

烦死人了 如何避免苹果设备同时响铃?

http://news.mydrivers.com/1/326/326841.htm

2014年10月30日

太可怕:斷網黑客也能盜走你的數據

一旦電腦感染病毒或者木馬,一般人首先想到「先斷開網線」,避免機密數據通過上網通道被竊走。不過根據安全專家的研究,即使是斷開網線的「PC孤島」,黑客也能利用電磁波等技術,「隔空」盜走數據。

以色列Ben-Gurion大學的安全研究人員,研究並且實現了利用FM調頻無線電波盜取電腦數據的辦法。他們成功將電腦顯示器作為傳出被盜數據的出口通道,而具有FM接受功能的手機,則充當了接收方。

在研究人員的實驗中,他們在一台沒有連接任何網線的電腦上,預先植入了一個記錄用戶敲擊鍵盤歷史的黑客程序AirHopper。這一程序可以利用電腦顯示器,對外發出FM調頻波,盜取的數據將以調頻波方式進行傳輸。

據報導,在一部具有調頻波接收和處理能力的智能手機上,研究人員實時重現了電腦用戶敲擊鍵盤的歷史。

據報導,利用FM調頻波作為信息傳輸手段來盜取數據,以上並非史上首次。過去的盜取手段,將連接電腦的揚聲器作為輸出信號的設備,而此次研究人員將電腦顯示屏充當了信號輸出手段,堪稱更為隱蔽。

不過需要指出的是,上述依靠顯示屏FM調頻波盜取數據存在距離限制,接收方和電腦之間的距離不能超過七米,另外盜取數據的速率十分緩慢,每秒鐘只能傳輸幾個字節的信息,但這已經足夠傳輸密碼或是關鍵的文字信息。

據報導,上述Ben-Gurion大學的研究人員,已經製作了一個視頻,重現他們利用調頻波盜取數據的過程,他們也撰寫了一篇詳細的論文,描述相關的技術原理,該論文將會在本週舉行的安全行業會議「Malcon2014」上公開。

據美國科技新聞網站「癮科技」去年底報導,德國Fraunhofer通信研究所的專家,曾經開發了一個用於概念驗證的惡意攻擊程序,安裝在不同電腦 上的多個惡意程序,可以利用揚聲器和麥克風相互之間「溝通數據」,這些電腦無需存在於同一個局域網中,只需要相互距離不超過20米即可相互通信。

太可怕:断网黑客也能盗走你的数据

網絡年代 慢讀救智商

【經濟日報專訊】人人愛玩臉書,但拿書看則愈來愈少,法國文化部長兩年沒看過一本書遭全國指罵。雖說上網也可閱讀,惟此讀不同彼讀,看書固然不可懶,專家更提醒要「慢讀」,才不致變笨。

法文化部長 兩年沒看書捱轟

早前特首梁振英屢失言,被勸要多看書,法國也有高官陷入類似窘境,當地文化部長佩爾蘭(Fleur Pellerin)周日接受電視採訪,被問及最喜愛本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得主、法國作家莫迪亞諾的哪本著作,她答不出來,解釋過去兩年忙於工作,沒空看書,結果被輿論批評沒文學修養及不稱職,甚至指她應辭職。

少看書又或不看書的,其實大有人在,忙碌是慣常藉口,文化部長兩年看不到一本書,捱罵難免;但換了一般人也未必出奇,你可記起上次甚麼時候拿起書來看?捫心自問,有空閒也寧願看臉書?看書時候愈來愈少?

網上瀏覽重快讀 難吸收知識

網絡年代,網上資訊爆炸,看「芒」佔據了人生大部分時間,可以看網絡文章、fb貼文。台灣本月有一項調查指,65%的受訪者認為,看fb和網絡的轉貼文章已算是閱讀,比起認為看漫畫是閱讀的45%還要高。

不過,在網上瀏覽,與拿起書本來看,其實不盡相同。尤其前者,往往講求快讀,在熒光幕上眼光一掃,搜尋到吸引或有興趣的字眼才會停留,否則便匆匆略過,無疑是讀得快、讀得多,但對於真正吸收知識,又或令腦袋不致變懶,卻可能作用不大。

慢讀助集中注意力 增加思考

《華爾街日報》上月發表的一篇文章,便提到不少人提倡慢讀(Slow Reading),例如一班人齊集在咖啡室內,專心地看書,至少看30分鐘,並且要逐行文字閱讀,其間不受任何電子產品干擾。

文中指出,慢讀的好處,在於可幫助集中注意力,增加思考或紓解壓力等,他們希望找回多年前那種專注的閱讀習慣,也就是沒有被Google、智能手機或fb佔據了時間和注意力的時候。

一直有研究指,堅持閱讀有助延緩記憶力衰退,大家對電子產品愈來愈依賴,甚至看芒成癮,有沒有發現自己再也無法看完一本書?有否想過,網上快讀模式,其實對我們深入理解資訊的能力,可能沒有多大幫助,也在不知不覺間失去深度閱讀的能力。

2006年一項美國研究,曾分析2百多名上網瀏覽者的閱讀模式,發現透過熒光幕看,與傳統看書逐行閱讀大有不同,首行還會仔細閱讀,但之後幾行只看了一半,後部分更會看最左側部分文字,有如「F」字形的閱讀模式。

美國神經科學學家Maryanne Wolf也曾以自己為例,指無法再看完長篇小說,因眼睛會不自覺像瀏覽網頁般快速閱讀、找關鍵字。

大家對追看網上文字內容沒耐性,在社交網站如fb或Twitter盛行,文字篇幅愈來愈短。在表達及理解均變得簡化。Maryanne Wolf更指出,我們的腦袋會否變成Twitter腦(Twitter brains)?

專注力不足 成為社會新常態

拿起書本,找回舊有的閱讀習慣,且還要慢慢逐行逐字的閱讀,才可訓練專注力,讓腦袋真正理解及吸收字裏行間的知識。

美國心理學家高曼曾指出,專注力不足,已成為社會的新常態(New Normal)。

事實上,不只是閱讀,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每件事,專注力往往是成敗關鍵。尤其對於在科技產品陪伴成長的新世代,更令人擔心,幾歲孩子,眼睛對於熒光幕,反應快,腦袋也轉得快,但卻難有耐性,甚麼也三分鐘熱度,連兒童書也只愛電子版,連綫上網有聲有畫,有多少還可拿起一本實體書專注地看上幾分鐘?

在網絡時代,我們需要有快速搜尋資料的能力,但有專家提出,我們應該將腦袋訓練成可快可慢的「Bi-literate brain」,故此,傳統的閱讀習慣仍然重要。網絡提供太多方便,令人變笨,這說法大有人認同,偶爾拿起一本書,領略慢讀,別讓腦袋變懶!

2014年10月29日

美國影協點名全球盜版站

美國電影協會(MPAA—— 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)在本週一公佈了一份全球範圍內的音像盜版調查報告,其中點名指出了一批提供盜版下載鏈接的網站「黑名單」以及全球10個最大盜版音像製品市場。

這份報告指出,目前全球線上盜版最嚴重的地區分別為俄羅斯、荷蘭與新西蘭。線下實體盜版音像製品買賣最氾濫的國家和地區是巴西、加拿大多倫多地區和中國。

MPAA向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提供了一份完整名單,其中包括了提供直接下載的網站、提供下載鏈接的網站、提供BT資源的網站以及P2P資源網站。這些網站讓用戶通過鏈接非法下載音像資料。

盜版音像製品對電影產業危害嚴重。今年夏天,史泰龍李連杰等動作影星主演的電影《敢死隊3》DVD畫質的電影文件被人在上映前三週洩露到了互聯網上,給影片上映造成了巨大負面影響。

以下是完整名單:

提供直接下載與Cyberlocker下載的網站

- VK.com(俄羅斯)

- Uploaded.net(荷蘭)

- Rapidgator.net(俄羅斯)

- Firedrive.com(新西蘭)

- Nowvideo.sx and the 「Movshare Group」 (巴拿馬、瑞士、荷蘭)

- Netload.in(德國)

提供BT資源的網站以及P2P資源的網站:

- Kickass.to(服務器分散多個地區)

- Thepiratebay.se(瑞典)

- Torrentz.eu(德國、盧森堡)

- Rutracker.org(俄羅斯)

- Yts.re(服務器分散多個地區)

- Extratorrent.cc(烏克蘭)

- Xunlei.com(中國)

提供下載鏈接的網站:

- Free-tv-video-online.me(加拿大)

- Movie4k.to(羅馬尼亞)

- Primewire.ag(愛沙尼亞)

- Watchseries.lt(瑞士)

- Putlocker.is(瑞士)

- Solarmovie.is(拉脫維亞)

- Megafilmeshd.net(巴西)

- Filmesonlinegratis.net(巴西)

- Watch32.com(德國)

- Yyets.com(中國)

- Viooz.ac(愛沙尼亞)

- Cuevana.tv(阿根廷)

- Degra?aemaisgostoso.org(巴西)

- Telona.org(巴西)

全球10大盜版音像製品市場:

- Galeria Pagé, Avenida Paulista, Faria Lima (聖保羅), Camelodromo Uruguaiana (里約熱內盧) and Feira dos Importados (巴西利亞) – 巴西

- Greater Toronto Area (大多倫多地區) – 加拿大

- 海淀區海龍電子城、三里屯地區(北京) – 中國

- Harco Glodok (雅加達) –印度尼西亞

- Jonesborough Market – 北愛爾蘭

- 7 Kilometer Open Market (敖德薩) and Barabashovo Open Market (哈爾科夫) – 烏克蘭

- Mutino Market – 莫斯科,俄羅斯

- Panthip Plaza, the Klom Thom, Saphan Lek, Baan Mor Shopping Area, Patpon and Silom Shopping Areas, Mah Boon Krong Center, and the Sukhumvit Road Area (曼谷); Rong Klua Market, Sakaew, Samui (素叻他尼) – 泰國

- 印度與墨西哥的某些街道

美国影协点名全球盗版站:人人、迅雷中枪

HTML5 標準終於完工了

萬維網聯盟(W3C)今天淚流滿面地宣佈,經過幾乎8年的艱辛努力,HTML5標準規範終於最終制定完成了,並已公開發布。

在此之前的幾年時間裡,已經有很多開發者陸續使用了HTML5的部分技術,Firefox、Google Chrome、Opera、Safari 4+、Internet Explorer 9+都已支持HTML5,但直到今天,我們才看到「正式版」。

HTML5將會取代1999年制定的HTML 4.01、XHTML 1.0標準,以期能在互聯網應用迅速發展的時候,使網絡標準達到符合當代的網絡需求,為桌面和移動平台帶來無縫銜接的豐富內容。

W3C CEO Jeff Jaffe博士表示:「HTML5將推動Web進入新的時代。不久以前,Web還只是上網看一些基礎文檔,而如今,Web是一個極大豐富的平台。我們已經進入一個穩定階段,每個人都可以按照標準行事,並且可用於所有瀏覽器。如果我們不能攜起手來,就不會有統一的Web。

HTML5還有望成為夢想中的「開放Web平台」(Open Web Platform)的基石,如能實現可進一步推動更深入的跨平台Web應用。

接下來,W3C將致力於開發用於實時通信、電子支付、應用開發等方面的標準規範,還會創建一系列的隱私、安全防護措施。

W3C還曾在2012年透露說,計劃在2016年底前發佈HTML 5.1

HTML5正式版:


http://www.w3.org/TR/2014/REC-html5-20141028/


2014年10月28日

堪比SD卡!全程圍觀 Intel 的超迷你電腦

九月份的IDF峰會上,Intel正式發佈了物聯網(IoT)微型開發環境「Edison」,大小堪比標準的SD卡,但功能卻是一應俱全。現在,這套環境已經全球陸續開賣,日本同行PCWatch第一時間拿到一套,進行了一番體驗。

Intel Edison嚴格來說只是個開發板,尺寸僅為35.5×25毫米,搭載了一顆22nm Atom 500MHz雙核心處理器(Silvermont架構),整合Quark 100MHz微控制器,1GB LPDDR3內存,4GB eMMC閃存,支持802.11n和藍牙4.0。

為方便不同需求開發者,Intel除了單獨銷售Edision之外,還提供了兩個套裝Edison Breakout Board Kit、Edison Kit for Arduino,售價分別為50美元、60美元、85美元。本次評測的就是Breakout套裝。

開箱: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
包裝盒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
盒子很小很樸素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
其實還沒有一顆散裝處理器來得大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
長寬分別為35.5毫米、25毫米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
比SD卡大點有限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
正面照:唯一露在金屬屏蔽罩外邊的是兩個天線接口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
背面照:同樣幾乎完全被屏蔽罩所覆蓋,只能看到I/O接口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
2.4/5GHz Wi-Fi天線和COAX天線接口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
70針的I/O接口:針腳定義在開發指導裡有詳細說明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
為了不破壞就不打開屏蔽罩了,內部接口可以看Intel官方給出的圖示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
Edison Breakout Board Kit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
Breakout Board的尺寸略大一些,60×29毫米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
正面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
背面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
對應70針接口的插頭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
4×17排列的68個針腳孔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
J21供電跳線,電壓範圍7-15V,會轉換成5V供給Edison開發板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
J1、J2跳線是用來連接電池的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
兩個USB接口:左側J16用於供電,右側J3其實是串行通信接口(搭配USB串行轉換芯片)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
倆接口分別是micro AB、micro B型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
合體:比起Arduion開發板還是小很多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
正面:幾乎所有針腳孔都蓋住了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
側面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
側面:間隔只有不到2毫米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
供電連接圖示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
Intel提供了全套開發環境,包括IDE、源代碼、鏡像、SDK和驅動程序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
安裝完成之後可在設備管理器中看到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
可通過串行終端軟件訪問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
訪問其閃存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
可在瀏覽器內進行一次性設置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
配置窗口

以下是日本秋葉原市場上開賣的實物,三個版本都到貨了,其中本體賣7000日元左右,約合人民幣400元,兩個套裝分別要8600日元、12200日元左右,約合人民幣490元、690元,比官價貴好多。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

堪比SD卡!全程围观Intel的超迷你电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