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3月29日表示,從福島第一核電站區域內的土壤中檢測出濃度為0.18Bq/kg至0.54Bq/kg不等的放射性物質鈈。海內外早有傳說,鈈是世界上最毒的材料,難道全人類都身處險境了嗎?
《新京報》 報導稱,根據美國能源局的資料,如果毒性指的是人服入後產生的致命作用,那麼鈈其實並不很毒。它的毒性遠比不上某些毒蘑菇和砒霜這種只要少量就立刻致命的 東西。鈈的毒性通常指的是它的放射性引起的對生物組織的破壞,不過鈈產生的alpha射線連一張紙或者幾釐米的空氣都無法穿透。一般來說也不會透過人的衣 服和皮膚。
對人體的傷害主要是通過人吸入鈈的微粒而引起的,它會進入肺部,從而進入血液,之後可能富集在骨髓中。鈈及它的大部分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很長,所以它們基本上注定要留在體內一輩子了,長期對身體造成輻射影響。這也是鈈會令人害怕的主要原因。
幸運的是鈈與碘131和銫137不同,它不易揮發,所以不會大量傳播到事故現場以外很遠的地方。而低劑量的鈈與其他放射性物質的傷害其實沒有什麼區 別,即使發病往往也是很多年以後了。根據維基百科上的介紹,當吸收的有效輻射劑量達到400mSv時,肺癌發生的概率才會開始提高。其實我們很多人體內都 有微量的鈈,而歷史上也從來沒有因為吸入或者服入鈈而在短期內致死的案例。
美國和蘇聯曾有一些人體試驗或者長期跟蹤調查來評估過鈈的毒性。比較著名的有兩組,一組是上世紀40年代中後期,美國對18個活人(主要是病人、囚 犯和窮人)進行了極為不人道的血液注入鈈的秘密人體試驗。這個試驗直到90年代中期才被曝光,揭露此事的一本書《鈈檔案:冷戰時期美國的秘密醫學實驗》引 起了轟動並獲普利策獎。
這些不知情的活人小白鼠有一些很快就死了(其中一些病人本身就是瀕死的),而有的在虛弱的狀態下痛苦地活了幾十年,還有的生下了畸形的孩子。當然這種鈈直接進入血液的極端情況應該不會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。
第二組試驗是美國對1944年-1945年間參與曼哈頓計劃的26位工作人員的跟蹤調查,由於當年的防護標準比較差,這些人在工作中吸入了大約 0.043 微克到3 微克(110Bq到6960Bq)不等的鈈。到1986年,還有22人活著(平均壽命是66歲),死亡的4個人原因分別是:肺癌、意外事故和心臟病(2 例),到1990年,又增加3例死亡,分別是肺癌、心臟病和骨癌。由於骨癌比較罕見,所以這例死亡被認為是與鈈關係比較密切。而雖然兩例肺癌可能與鈈有 關,但是由於他們都有吸煙史,因此無法確定鈈在其中起到的作用。
我們不能否認鈈當然是一種危險的放射性物質,但是說它是「世界首毒」肯定是不正確的。總的來說,鈈的毒性基本上和神經毒氣差不多。
來自:cloudsforest(英國 科學作家)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